光學顯微鏡(簡稱顯微鏡),顧名思義是一種通過光學放大成像,顯示物體微觀結構的一種光學儀器,它由一個或多個透鏡通過組合構成。顯微鏡成像是一種光的藝術,在配合各種不同的光源時,可形成各自不同類型的影像,演變形成了各種類型的顯微鏡。
顯微鏡發展初期,光學技術不發達,當時制成的顯微鏡為單光路直筒設計,只能使用一只目鏡進行觀察,因此常備稱作單目顯微鏡。單目顯微鏡當時手電子、機械、信息等技術的局限,通常具有以下幾種特點:
①采用反光鏡反射自然光提供照明;
②粗、細準焦螺旋采用分離式手輪;③載物臺為單層結構,且不可移動。
雙目生物顯微鏡(顯微鏡發展的第二階段2.0)
光學成像效果取得重大進展之后,人們將顯微鏡改善的重點放在了顯微圖像的獲取技術上。人們在雙目光路信號進行再次分光,形成三目觀察筒,然后將攝像采集器安裝于三目觀察筒上以獲得顯微圖像。此后顯微影像逐漸成為人們記錄原始信息的重要手段。相比之前提及的顯微繪畫,這種獲取顯微畫面的方式更精準、更高效,更先進。
數碼液晶顯微鏡(顯微鏡發展的第四階段4.0)
顯微鏡發展到第四個階段,更多考慮的是使用上的革新,易用性、便利性。此時數碼液晶顯微鏡具備生物顯微鏡和實體顯微鏡的功能,還增加了顯微測量功能,同時可以內置高容量鋰電池(便于戶外使用)以及將數據存于U盤之中的功能。
未來的顯微鏡
顯微鏡是人們觀察微觀世界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它也是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縱觀光學顯微鏡的發展史,每一次的進步提高都離不開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與此同時也有相應的落后技術被淘汰,如電燈光源的出現使得反光鏡作為光源的顯微鏡被淘汰,影像裝置的出現使得顯微繪畫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顯微鏡仍然會不斷推陳出新。一方面,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爆炸式發展的時代,顯微鏡的聯網使用和分享機制將逐步建立;另一方面,伴隨著傳感器技術以及軟件算法的不斷創新,顯微鏡走向智能化、自動化的步伐也已邁開。到那時,人們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的課題中而不再糾結顯微鏡的使用方式,大大提高了觀察效率。
北京創誠致佳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分析測試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發、國際貿易、銷售及技術服務。